2024年9月,学校组织开展了“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我院谢骐老师作品《我的从教故事 ——信仰唤人觉醒 理想催人奋进》获得一等奖,现将征文展示如下,共同感悟谢老师对于学生、学院、学校的深情厚意。
我的从教故事
——信仰唤人觉醒 理想催人奋进
1987年6月,学机制专业的我在岳麓山下的科学馆完成了毕业答辩后,来到了湘潭的岳塘岸边。当年我一位毕业留校的同事曾说“要为学校奋斗终身”,至今令我感动。
37年的从教生涯让我收获良多。我觉得人生有时需要一点运气,比如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人生有时需要一点眼光,比如当年的我选择了JXF吉祥坊体育;人生有时还真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像我一直坚守“依靠职业表现和服务水准,维护职业尊严和自身名誉”从来不敢懈怠;人生更需要“锲而不舍、敢为人先”,需要堂堂正正走路,抑扬顿挫说话。
(2023年指导毕业生精准就业)
我职业的幸福始于湖工也缘于湖工,我曾在校园的梧桐树下,等风也等你,高大的香樟,成排的水杉,满眼碧色。围墙外,还有大片花未谢就要结籽的油菜花,春风拂面,绽放着流光溢彩的芬芳。
作为教师,如何用智慧和勤奋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如何用热情和才华为学生提供成长泥土的“诗意”?如何感悟播撒希望的种子后,看到成片麦苗扬花结穗是何等的幸福?如何成为用育人乐章奏响精彩人生的“歌者”,做一个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贤师,一直是我思考和追逐的目标。
我曾对我的学生说:“不管是晨曦初放还是夕阳黄昏,当我背朝世界,面向你们的时候,我清亮的眼眸里,瞬间就能柔情满溢,幸福绵长”,也许,这就是我在职业的付出中获得快乐的源泉。
(一)用“诗意”净化学子的心灵
也许是一份对文学的情,也许是一段相遇在文学路上的缘。1987年因为老教师的特别关照,我获得一个学校征文比赛的特等奖;1988年有幸和熊国玲老师一起为《稚鹰》文学社编辑文稿;2008年起担任《追风》文学社指导教师;2010年起担任《今朝》文学社指导教师13年。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积极创作,文学社每年一次的征文比赛,两年一次的文集整理,拉赞助、把关口、勤鼓励、多陪伴,没有掌声、没有表扬、也少有人知道,但痴心不改。因为我是教师,因为信仰有力量, 因为我已在同学们字里行间的优美中找寻到流淌的感动。
(2019年和《今朝》文学社的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创作体会)
37年来,我用责任面对工作、用探索诠释理想、用努力书写明天,湖工人“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精神追求在播洒、传承、升华。37年了,湖工校园里每一片落叶、每一缕微风都与自己息息相通,都是我日思夜想的好朋友。湖工在我的笔下诗意盎然,我曾动情地写到“我喜欢那里的每一片绿叶,每一声虫鸣;我珍藏那里的每一声鼓励,每一次批评;那里的风吹过,我闻到了我的味道”。
(二)让每一个学生都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行
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身份、一种荣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时间可以磨平我的性格,却磨灭不了我的职业信仰。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我会保持内心的纯净,把党的教育思想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2014年的暑假酷热难熬,在老家度假的我接到时任学校团委书记黄中华博士的电话:“谢老师,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这些年开展得很不错,现在有个机会申报团中央的‘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你愿意回来组织申报吗?”立马买火车票、立马给当时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机械院学工办李星老师电话,第二天我们便开始搜集整理撰写材料,约一周后上交校团委。真没想到,没过多久就收到黄中华书记的电话:“谢老师,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通过了”。
我一直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2008年暑期我带领同学们奔赴醴陵官庄乡三下乡。在官庄期间,我们走进企业,调研“两型社会”建设成果;走访农户,了解“农民种粮积极性”;深入库区,了解“库区移民的安置问题”;慰问留守儿童,奉献爱心;向农民散发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宣传资料。在官庄中学,我们开办了英语、数学、音乐、舞蹈培训班,吸引了众多的当地小初学生参与,激发了他们的爱好和学习兴趣,和他们建立了纯洁的友谊。机设0605班的张海贤同学官庄归来后,发短信动情地告诉我:“谢老师,官庄的五天,虽然有点累,但我过得非常充实、非常有意义、非常快乐,我相信我已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不管我过去是多么的不努力,但从现在开始我会努力,更加地努力。”
2017年暑期,我在微信朋友圈这样记录我那年的三下乡活动:“深入苗乡村寨九天,我不想拍摄贫困户破旧的老房,不想诉说留守老人的孤苦,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乡镇干部们努力的身影,志愿者们真诚的沟通,我知道,脱贫是中国梦之一,我们一起努力,总有感动、总有希望。”
2000年开始,我和邓奕、彭浩舸老师一起成立机械工程学院“细虾工作室”,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展开“科技助学”的探索历程。热爱可抵岁月长,24年来,我一直担任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活动的指导老师,2017年被评为“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近5年来指导学生获得“全国3D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一项、第二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一等奖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两项、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成长赛道铜奖一项。
2005年毕业留校的现任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王高升老师回忆起他在细虾工作室的那段科技创新经历时感慨地说道:“这是个梦开始的地方,从这个团队身上,我看到了老师们那种对教学执着的钻研精神与团队协作的合作精神,也正是在学院这种良好氛围渲染下,我才能带领学生在科技创新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指导机设2101班陈淇参加省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现在,面对年轻的大学生,我愿意与他们分享生活中的和煦阳光,一起播种善、感受美、坚守真。我始终认为,教师言传身教,给学生前行的正能量,才能促进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行。
(三)追逐职业的缘
记得1987年刚大学毕业那会,我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旅行去了桂林,也许是为了亲身体会高中课堂上化学老师口中 “钟乳石”的神奇,也许更多的,便是缘。
在颇具历史气息的南校区,树木参差,有一种曲径通幽、禅房花木的宁静之感,校园的雅致,让人有种月下烹茶,低吟词章的冲动。我是一个很看重缘分的人,相遇即是缘。人海中一次不经意间的回眸,你望见了她,而她也正望着你,两人相视一笑,便是一份美好。
面对那来了、却又走了的一批批学子,内心的情感是复杂的,也许上课的内容与讲授方式都不曾改变,可正是这些长长久久的话语,久久长长的时光,便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淌,“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的眷恋,直击人心。
2019年6月26日,我们机设1503的毕业生白迎,在毕业离校时动情地写下了他当日的朋友圈:“照片中的我们笑得都是那般的璀璨,每个笑容的后面都有一段深厚的情谊,直到离开的那一刻又想起往事的点滴。离别时和老班通了个电话,同样是叫我的名字,可是这一次我却觉得是那么的特别。上车的前一刻,我往校门口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相遇,感谢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感谢一起玩乐一起奋斗的兄弟,我会收藏好每一张照片,收藏好每一个故事,再见时希望我依旧是你们靠得住的兄弟,再见时也希望我是老班你拿得出手的学生。”
(四)以用心书写感动
教师职业给我最大的满足是——与书本作伴,和青春为伍,很美好!人在青春时期特别需要一个助力,即使很小,也足够让一个年轻人前行很远。而我,便是想成为这位凭一己之力推动着学生前进的领跑者,与他们同呼吸、共进步。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主张建立一个师生之间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平台,开展学生“一帮一”活动。坚持多和学生交流、和多的学生交流、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坚持用“班级面前有荣誉感、社会面前有责任感、科学面前有求知感”的理念建设学风;用“抓两头、促中间”,“用爱心、热心、恒心关注新生、毕业生、贫困生、有心理问题学生和学业受预警的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为重”的思路与方法营造向上的力量。
在生活中,我争当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同学们心情不好、遇到了挫折时,我会说:“不管怎样,一个人要博得众人的关注和关爱首先就是先要学会自爱,就当作是自己和自己谈一场很长很长的恋爱,这里,没有第三者”。
(2020年带领机设2001班同学参观校史馆)
“我摒弃懒惰、痛恨借口、鄙视懦弱,我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用知识充实自己、用毅力坚强自己”,这是机械工程学院机设1504班班长王旭同学书写在床头的一段自我激励的话语。机设1503、1504,机设2001两届三个班,毕业时同学们的毕业证学位证双证率都是100%、考研录取率超20%、就业率超97%,这是我作为班主任的骄傲,更是湖工机械的骄傲。
(五)党建工作的感悟
2008年起我从事二级学院基层党建工作13年。党建工作,我觉得其最大特点就是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做好“人”的工作。每位党员都是一台发电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党建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一位党员的先锋作用,要时时提醒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不要忘记教育报国的初心、不要忘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党建和业务不能是两张皮,要相辅相成,多维度形成合力,坚持党建引领、戮力同心。在担任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期间,我一直致力于把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落实到支部,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前沿阵地,将党建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紧密融合,2020年机械工程学院党委荣获第二批全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
37年的潜移默化中,湖工的一草一木,湖工的阳光、空气都已溶入到我的血液,深深地印刻在我生命的历程中,走在怡人的校园,沐浴着楚风古雨,承载着湖湘灵韵,梦想伴着激情飞扬。37年来领导和同事们如沐春风的鼓舞与鞭策,让我拥有快乐的人生,我的心中总是充满温暖和爱意,幸福的微笑会久久荡漾在我的眼角。有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领导、同事,走在湖工的求索路上,步履也会更坚定更有力更自信。
湖工曾经的曲折,已在努力的拼搏中化为自豪;曾经的奋斗故事,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相信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湖工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好、更强。我们每一个湖工人都会挽起袖子、甩开膀子,实干、苦干加巧干,把改革发展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赢得这个新时代的新荣光。
信仰唤人觉醒,理想催人奋进,我相信湖工这面鲜艳的旗!
(审核:陈国强 李欣 喻艳)